用光立家,打开心扉产“新”能……
国家电投光伏行第二批项目
媒体采访活动在路上……
今天让我们走进
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隔海相望的
江
苏
盐
城
看国家电投人如何用光立家
打开心扉产“新”能……
记者团在建湖渔光互补发电站
大自然用温情和浪漫,造就了这座生态、和谐、幸福之城。人们誉她为: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这里生态湿地碧水长流,沿海滩涂仙鹤群飞,林地芦荡麋鹿奔逐,珍禽异兽与人和谐共生……
国家电投光伏行第五站
从踏入这片土地的那刻起,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便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用“新”守护好这座城。
自2011年首创盐城建湖“渔光互补”光伏模式起,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用光立家,在盐城,在江苏,用光“绿”化这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用“新”谋划未来发展新篇章。
综合立体化光伏开发模式
实现三产叠加
行走在盐城建湖县建阳镇荡中村的芦苇荡滩上,渔民乘舟穿梭在光伏板间为湖中鱼苗撒食的场景,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诗意。
这里是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
投建的全国第一家“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项目立足当地土地紧缺、湖网密布的特点,通过与当地运维承包商及水产研究所联姻,由专门的养殖企业在电池板下养殖“躲太阳”的喜阴鱼类,打造“渔光互补”产业园,实现了一产农业(养殖业),二产工业(光伏发电)、三产服务业(观光旅游)的综合开发,开创了“水面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项目投产后,解决当地农村就业80人,每亩鱼塘实现收益5000元。累计发电量4.3亿千瓦时,每年可以节约标煤2.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6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227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6万吨。
用好鱼塘水面、滩涂、芦苇地等闲置资源,江苏新能源公司通过构建综合立体化光伏开发模式,在江苏乃至全国不断创新光伏发展新模式:“渔光互补”“风光互补”“农光互补”……
大丰光伏电站
利用风电场风机间隙的滩涂地建设,实现风光资源优势互补,成为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光互补”大型绿色能源基地。
2017年
该电站发电量2943万千瓦时。
洪泽光伏电站
位于江苏洪泽县白马湖畔的洪泽光伏电站,是“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也是淮安市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空间开展鸡、鹅、良种羊等农业养殖,为一块土地带来两份收入,增加了周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
2017年
完成发电量5392万千瓦时。
靠天吃饭
更靠精细化管理出效益
光伏是靠天吃饭,天气状况对新能源项目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江苏新能源公司人“不错过一寸阳光”,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把运维工作做到极致,效益凸显。
/// / ///
江苏新能源公司发挥集中监控效用,充分利用生产运营中心大数据平台,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多次刷新单日发电量最高。
截止2018年7月31日,累计完成发电量50.9亿千瓦时。光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光伏厂用电率等关键指标在江苏同区域领先。
该公司通过建立巡检定位轨迹系统、规范日常计划检修管理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到生产现场等举措,减少运维成本,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质效。截至目前,江苏新能源公司一体化运营12家新能源公司,实现了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截止2018年7月31日,江苏新能源公司累计实现利润及年人均创利均居国家电投三级单位前列。
机会
来自国家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国家电投“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导向。
发展
来自江苏新能源公司“奋斗者”们1500多个日夜的辛勤耕耘。
发展的渴求,创业的精神
拼搏的劲头已为江苏新能源公司
用“光”立家、用“新”扬帆夯实基础!
往期精彩
把精彩再次分享给你哦~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头条号!